新晨信息
星巴克的轉型
星巴克的市場定位是小眾高雅人士,陽春白雪。
意大利濃縮咖啡市場定位是大眾街坊領居,下里巴人。
服務于兩種完全不同人群的不同核心價值,不可能融合在一起。不過一開始舒爾茨卻試圖這樣做。
他遭到星巴克高層的抵制。“星巴克是一個零售商,不是餐館或酒吧。”當時的老板鮑德溫不屑地說,“星巴克雖小,但很緊湊,很私密,而且每年有盈余,干嗎要自己往船上裝石頭呢?”
但在星巴克第6家店開張時,鮑德溫終于經不住舒爾茨的游說,同意嘗試把它開成一家濃縮咖啡吧。
開業第一天有400人邁進了門檻——遠遠高于星巴克最好的零售店250名的平均數。兩個月內店里的日均客流量超過800人,咖啡大師傅們做咖啡的速度快跟不上了,排隊的人群一直延伸到門外的人行道上。
他興奮地認為自己肯定能得到鮑德溫的支持,但是事實上鮑德溫對咖啡吧的成功感覺并不好:濃縮咖啡是對星巴克銷售優質咖啡豆事業核心價值的扭曲,這會讓星巴克迷失方向。
但舒爾茨卻堅持自己的選擇,于是他選擇自己創業。
在籌集資金的那幾年里,舒爾茨游說過242個人,其中217人說“不”!但還是有25個人把錢投給了舒爾茨。他最終籌到165萬美元。
1986年4月8日,舒爾茨的第一家店開張,生意上路。10月份開了第二家店。不久有了第三家店。到1987年,每個店的銷售額都達到了平均50多萬美元。1987年3月,不期而遇的變數改變了舒爾茨的生活。鮑德溫等人有了另外的想法,打算把星巴克賣掉。對于舒爾茨,這仿佛是神靈的召喚。
1987年8月,舒爾茨最終買下了星巴克,真正開始了問鼎全球的商業之旅。